不锈钢管件在施工中遇到的问题
不锈钢管件特别是三通、弯头及大小头等在管道工程建设过程中使用越来越普遍,这主要是由于其具有成形好、耐压、焊接形式简单等特点,以管道的承压能力。所以在工艺管道工程中特别是在石油化工等高温高压及易燃易爆管道中,不锈钢管件的合理使用以及管件本身质量的好坏直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因如此,在管道设计、安装过程中,无论从设计选型还是加工制造,直到建设安装及检验的每一个环节,设计制造和安装单位人员要严格把关,其选型、用材、制造、安装及检验的质量,否则在装置建设及生产过程中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从施工过程中,我们发现管件到货的质量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不锈钢管件的壁厚不均:管件壁厚不均主要 发生在管件变形大的部位。如弯头背部的壁厚薄于其他部位,管口与管件体的壁厚不等。有关标准中规定.管件的壁厚减薄量大不得超过其名义厚度的 12.5,但在现场实测发现,有些壁厚减薄量达到了20-30。对于此类问题的检查,用一般的卡尺等测量工具往往难以发现,此时只有使用超声测厚仪才可测 出。
2)硬度超标:主要是由于成形后的热处理工艺问题其解决的方法是用正确的热处理工艺再进行一次热处理。此问题一般都可以解决。
3)材料及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缺陷:此类问题对装置的危害大,检查起来又比较麻烦。产生缺陷的因素比较多也比较复杂,它既有材料本身的缺陷又有加工制造工艺问题以及热处理工艺的不正确所造成的缺陷。
4)检验缺陷:管件出厂前及到货后的检验对于作为管件质量的后一道工序,检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对于承受高温高压及易燃剧毒介质的管件来说,检验过程尤为重要。
目前,管件出厂前多进行外观尺寸、硬度、厚度及磁粉探伤(MT)、超声波探伤(uT)的检查,从对到货的管件进行检验来看,问题出现多的就是磁粉 探伤和超声波探伤的检验。对于磁粉探伤来说,制造厂多使用磁轭法(碳钢管件)。但因受设备限制,这种方法大多局限于管件的外表面,而问题出现多的恰恰是在管件的内壁,对于这一部分往往出现的裂纹尤其是小直径管件内壁的裂纹,应采用磁棒法或涡流法来进行检验超声波探伤检验是一项对设备及技术有很的检 验项目。
这是因为:
(1)它要求操作者应有较高的技术及丰富的经验,对检查出的缺陷应给予是属于裂纹还是其他欹陷的判定,做到不漏检、不误判。
(2)它对检测设备特别是对探头要求比较高,对于许多变形较大的部位(如三通的两个肩部)及直径在DNS0mm以下的管件,多数检验人员所常用的国产直探头来检验就 容易出现漏检,甚至无法检验通过现场实践发现。对于以上的这些难点,采用直径在10mm以下的双晶探头,用横渡斜入法,效果较好。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掌握了一些管件破坏的原因。其目的就是要让的管件用于工程建设中,以满足石油化工工程建设的需要